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市調大隊把關評鑑 FG虛實整合主導消費者決策

從1997年成立到現在,FashionGuide歷經了網路業的起起伏伏,雖然曾經一度慘澹,但在Web 2.0的時代,FashionGuide反而站穩了女性社群網站的地位,掌握消費者的需求,成為品牌和消費者之間最佳的溝通平台。
字數:1555
--------------------------------------------------------------------------------------------------------------
當「口碑」已經成為當前網路行銷的顯學時,所謂的「客觀性」、「長久性」往往更容易受到挑戰。

FashionGuide執行長與共同創辦人張倫維,日前參加由i-Buzz口碑研究中心所主辦的「網路口碑資訊管理與應用」研討會上,精彩地提到,FashionGuide如何成功利用網友口碑的力量,不僅為廣告主加分,也幫消費者找到合適的產品,還進一步落實在實體通路上,創造相當可觀的銷售成績。

洞察:消費前先聽意見是永不變的行為

過去,當美妝品牌推出新商品時,總是喜歡邀請漂亮女星擔任代言人,透過大眾媒體不停的曝光,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被動接收後,很可能就會買單。

現在可不一樣,數位媒體的興起,給了消費者另一種查詢的管道,甚至是分享的平台。你我都有共同的經驗,當開始有疑慮時,會主動透過搜尋引擎,例如:Google、Yahoo!奇摩,找到方向或相關訊息;或者視自我情況和需求,也能精準的鎖定社群網站,了解評價。例如:親子家庭方面有babyhome、電玩方面有巴哈姆特、飲食方面有愛評網、美妝方面有FashionGuide。

張倫維肯定地指出,「消費前,聽聽別人的推薦」是未來5年、10年、50年都不會改變的人類消費行為基本模式,不管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都能被套用。

策略:市調打先鋒 客觀性更不容質疑

身為鎖定女性消費族群的美妝社群網站, FashionGuide在ARO(網路測量研究)的調查中,並非名列前茅,不過整體的廣告營收卻是毫不遜色。

FashionGuide每天不重複到訪率有12萬人,每個月有200萬人,張倫維比喻FashionGuide「就像是忠孝東路、光復南路、復興南路的路口一般,人來人往」,而且這些人的共同特色是,80%為女性,準備花錢購物,只是先來搜尋標的物。

張倫維坦言,如果廣告主希望在FashionGuide有大流量、大曝光,他都會直接建議客戶,找Yahoo!奇摩等入口網站。FashionGuide能貢獻給廣告主的是,能不能利用正面的口碑行銷、商品的試用報告,讓廣告主知道,哪些商品廣受消費者喜愛和接受,避免庫存的壓力。如此一來,更能讓每一筆行銷預算都能花在刀口上,並串連實體銷售。虛實整合一氣呵成,進一步達到業績銷售的目標。

電視媒體或雜誌媒體常見的置入性行銷,不會仔細審核商品優劣,一旦消費者購買之後,往往會發現滿意度與想像中有落差。所以,FashionGuide的作法,不是讓廣告主「老王賣瓜」,而是交給網友評斷。

張倫維表示,FashionGuide目前的市調大隊共有8千名資深網友,個個都是使用美妝產品經驗豐富的消費者。廣告主在產品上市前,先提供FashionGuide60份試用品,然後透過電腦亂數的方式,組成試用小隊,根據她們的使用心得上網投票,如果達到7成滿意度就貼上標章。

成效:評鑑標章背書 虛實整合威力大

FashionGuide堅持不介入市調過程、維持標章公信力,因此截至2010年12月底,經由市調大隊認證的商品已經達到700多款。

張倫維不諱言,FashionGuide曾經因為推動認證標章,面臨每個月被廣告主抽廣告的情況,但是口碑確實會說話,凡是獲得認證標章的產品,的確為廣告主帶來明顯的銷售成長,而消費者購買之後,也不會對商業操作有所質疑。

網路畢竟是虛擬的世界,即使擴散性強烈,要如何把虛擬評鑑,聚焦集結,是最後也是最難的地方。目前FashionGuide的具體作法有四個方向:

第一、將標章變成實體標誌,貼在商品上。例如:SOFINA beauté芯美顏卸妝油在陳列櫃貼上FashionGuide標章,從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銷售業績足足上升24%。

第二、和屈臣氏等藥妝通路合作,將獲得FashionGuide標章的商品集中陳列。比起將商品分開陳列,業績成長了120%,行銷效益大幅增加。

第三、和便利超商、百貨公司合作,推出FG網友評鑑特優精選商品,並印製成DM型錄,提供消費者購買時的參考。

第四、舉辦FG美妝評鑑大賞,集結百貨、藥妝、便利超商等通路的力量,聯手推薦「FG美妝評鑑大賞得獎商品」。

張倫維特別強調,FashionGuide不是高科技的網路公司,而是定位為美妝產業的整合行銷公司。

口碑行銷不是單打獨鬥,經由誠實客觀的評鑑,再加上媒體之間的串連,延伸到通路上,才能變成消費者可以接受、廠商可以接受、媒體採購可以接受、行銷單位可以接受,媒體也能長久經營的整體受益行銷模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