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社群影響力分析指標數據(KPIS)探討

在國外已經有服務商提供計算社群影響力分數的機制。利用這樣的分析工具,可以協助品牌找出最具影響力的社群意見領袖,如果他們已經是品牌的忠誠粉絲的話就給予獎勵肯定,如果還不是品牌的粉絲,就要進行數位公關計畫,拉近品牌和這些社群意見領袖的距離。

在國內也可能有這樣的服務嗎?答案是肯定的,國內已經具備提供這方面服務的技術和產業知識,市場環境也已經趨近成熟,到了需要針對社群影響力進行評估的時候。以國內的社群媒體使用情況分析,Facebook和Plurk是近年來使用頻度廣泛的社交媒介。

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的研究近期的研究發現,可以作為社群影響力分析指標的數據,包含底下的一些項目,品牌或企業組織可以根據想要觀察的重點,選擇使用的觀測範圍和參考數據:

1. 討論次數(發文+回應): 網友總發文文章數+總回應文章數

2. 傳播人數(發文+回應): 網友總發文人數+總回應人數 (不重複)

3. 傳播人數(朋友關聯延伸): 所有參與討論的網友和其好友總人數 (不重複)

4. 意見領袖參與比重: 意見領袖佔所有參與此討論網友的比例

5. 喊讚次數: 多少人按讚 (Facebook)

6. 轉貼次數: 發文內容中帶有轉貼網址的文章數量

7. 總發文數: 所有網友發文的數量

8. 總回應數: 所有網友回應的數量

9. 討論熱度(平均回應數): 針對此討論平均一篇文章會有多少回應

10. 平均按讚次數: 針對此討論平均一篇文章會有多少人按讚 (Facebook)

11. 重度認同人數(回應且喊讚): 有對文章按讚且願意寫回應的人數 (Facebook)

12. 發文被回應比率: 有被回應的文章佔所有討論文章的比例

13. 發文被按讚比率: 有被按讚的文章佔所有討論文章的比例 (Facebook)

14. 男女比例: 參與討論網友的性別分佈比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