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3 個關鍵時刻:印證 YouTube 取代傳統媒體的有力證據


2012 年 9 月,一場大地震襲擊哥斯大黎加,震波將在 60 秒後衝擊北方 250 公里處的尼加拉瓜首都─馬納瓜,然而,地震發生後僅僅 30 秒,地震相關訊息竟早已搶先一步在 Twitter 上露臉。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影片,是 2012 年 Storyful.com 總編輯 Markham Nolan 在 TEDSalon London 的一場演講,透過他獨特的見解,點一下滑鼠這個現代人再平常不過的小動作卻是迫使媒體轉型的重要關鍵;他表示:「身為新聞記者一定要有即時反應的能力,觀眾們會評論新聞,而他們對新聞的反應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不能沒有觀眾,他們幫助記者挖掘新聞題材,引導新聞從對的方向切入,讓故事呈現在世人眼前。」

每一分鐘就有時數高達 72 小時以上的影片上傳到 YouTube,Facebook 上每秒就有 3500 張新照片,如同 Nolan 所言「面對排山倒海的資訊量,去蕪存菁成了重要的關鍵,但這在執行上卻有如大海撈針」,這個現象改變了記者的定位,Nolan 解釋:「我們的工作不再是為觀眾找新聞,而是過濾這些消息來源,因為你的資訊很有可能是不正確的。」

在 Nolan 精采的演說上,他分享了他和工作團隊在處裡合成照片、判別影片真實性及建立 Twitter 高可性度網友名單的過程,透過「阿拉伯之春」、「桑迪颶風」及「敘利亞戰亂」這些知名真實案例,你將了解他們的工作內容,一窺 Storyful 成員們是如何運用智慧,在新聞事件撲朔迷離的謎團中挖掘真相;而 Nolan 也分享了他對 YouTube 的看法,及它一步步吞噬傳統新聞媒體的過程。

演講結束後,Nolan 在他的部落格上分享了他對 YouTube 現象的見解,解釋他深信 YouTube 將取代傳統媒體的原因,他認為發生在近期的三起事件正是暗示他改變正蠢蠢欲動的前兆,他寫道:「上周三我在 TED Salon 上和 250 位觀眾分享了我的觀點,我認為 YouTube 網站將成為證明人類存於世上最重要的數據資料庫,這是個相當大膽的聲明,但我想這還不至於站不住腳,目前 YouTube 已是傳播世界各地 LIVE 畫面的即時窗口,也是這個世上記錄地球生態活動最大、可得性最高,集各種影片為大成的超級資料庫,有些影片是即時紀錄型態的影片,一些則涉及了過往的題材,這些影片的數量正以前所未有、驚人速度持續飆長,在星期三舉辦 TED Talk 那天,在我演講結束那刻就已經有時數多達 864 小時以上的影片被傳送到 YouTube 上。

關鍵時刻之一:美國「民主黨大會」
三件發生在今年的大事,徹底改變了我對 YouTube 的看法,第一起事件是美國今年的「民主黨大會」,我想收看的是一場純正,沒有任何評論、黨派色彩或偽客觀性質的大會轉播,而YouTube上正好就有為全國大會設立的主題專頁,大會開始後,我可以自由進出瀏覽直播頁面,當話題趨於單調乏味,我也可以事後再選擇是否要觀看自己錯過的那些片段。

令我感到震驚的是,我沒有開電視觀看電視台是怎麼報導這場大會,這完全沒有出現在我的選項上,反之,我直覺性的選擇了 YouTube 作為我的首要目標,我甚至沒有考慮福斯 (Fox) 或 CNN 頻道,YouTube 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我收看大選過程的第一站,我拋下遙控器,投向 iPad 的懷抱,這是相當驚人的轉變,YouTube 一直以來都是我收看過往影片的第一選擇,但以一起正如火如荼進行的新聞事件來說,YouTube 竟取代了其他方案,攀升它在我心中的地位,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

關鍵時刻之二:極限太空跳傘
極限運動家 Felix Baumgartner 的「太空跳傘創舉」是今年第二大事,共有 800 萬人透過 YouTube 的 LIVE 畫面一同共襄盛舉,傳統新聞頻道不可能撥冗寶貴時間全程播放跳傘過程,就算有報導播出也可能只是斷斷續續的片段,但提神飲料品牌「紅牛」(Red Bull) 在 YouTube 的專屬頻道卻有辦法提供贊助,直撥一刀未剪的跳傘全紀錄,在影片中,座艙上升到太空邊緣的那刻讓人看得如痴如醉,高空跳傘前紀錄保持人兼任務軍師 Joe Kittinger 徘徊在 Felix 耳邊細心的提醒話語,對他來說是既甜蜜又沉重的負擔,我順手把筆電連上電視,體驗著 YouTube 大螢幕版的視覺饗宴,繼續見證這個歷史時刻,同時腦內也閃現出一個念頭:不曉得要是電視台提供直播的話,也能無時差地播放 LIVE 畫面?

關鍵時刻之三:敘利亞內戰
第三件大事是戰火綿延的「敘利亞內戰」。「敘利亞戰爭」和「阿拉伯之春」在 YouTube 眾多上傳的影片中有著與眾不同的地位,它們皆屬具爭論性、可證性的影片,戰爭發生期間,外國媒體被阻擋在門外,但相關消息卻從自家門內走漏,戰事透過緊握手機的民眾、軍人和革命家們所拍攝的影片散佈到世界各地,而上禮拜聯合國也對其中一部影片內容發表聲明,表示假使經查證確認影片內容屬實,很有可能將此依戰爭罪進行審判,現在在 YouTube 伺服器上,就正有著滿山遍野的證據任人參閱。

YouTube 上的「黑洞」
我們是有史以來留有最多筆紀錄的世代,人類從未處理過數量如此龐大的資料,而這個現象也透露出傳統新聞媒體將逐漸走入歷史的訊息,透過 YouTube 你能清楚了解過去媒體躡手躡腳地從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中央、美國黨團大會、太平洋諸島,世界各地帶回側錄影片的老套手段,然而,能確定的是,這些紀錄要在世上產生迴響還指日可待,因為地球村的時代並非就和文化相聯性劃上等號,在 Storyful 作業時,我們就已注意到相聯性差異伴隨的問題,我們監測到了數個散落在 YouTube 上的「黑洞」,而某些非洲國家的影片似乎難逃這些黑洞的吞噬,例如:當我們需要搜尋剛果、馬利或其他中非國家的新聞影片時,完全是徒勞無功的,而伊拉克的相關資訊似乎也在 YouTube 的世界中缺席;另外,我之前也負責替 Google 處理來自奈及利亞、塞內加爾迦納選舉相關影片,這些新聞影片的播報手法和內容都相當生動有趣,在品質上也絲毫不遜色,我認為假使能提供這些國家合理的網路上傳速率,比較、統計一個國家(地區)的影片或許能作為研究全球相聯性關係一個有趣的參考資料。

隨著 YouTube 影音世界無邊無際、持續膨脹現象而產生的問題是,我們在網路上所作的搜尋動作簡直有如大海撈針,管理、組織這些大量資訊,便成了讓網站平台更方便、有效率的關鍵,假使能放寬對資訊的限制,讓更多地方的人們方便取得網站資源,將大有可能衝擊目前的媒體業,多數電視台對我們的影響將變得渺不足道,從我們風靡 YouTube 頻道和利用它追蹤最新時事的行為來看,YouTube 要取代傳統媒體只是早晚的事。

而這又將對現今主流媒體產生什麼影響呢?從前陣子各家媒體對經營 YouTube 頻道加以重視的態度來看,這個現象已成為現今媒體的趨勢,從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建立的 Timecast videos 線上影音網 線上影音網和他們對大選全面性的報導、Weather Channel 網站透過 YouTube 播放 LIVE 畫面,24 小時不打烊地追蹤 Sandy 颶風動態及後續災情,到老字號媒體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成功利用即時線上新聞網整合風格以保守、偏財金聞名的形象,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新聞媒體組織不能再把自己侷限在電視頻道或是報紙(包含網路版)的框架上,媒體工作者必須以大眾的生活型態為出發點,提供各種型式的新聞內容,縮短新聞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距離,才能在大眾傳播的世界中嶄露頭角。


來源   >   編譯自文章:3 moments in 2012 that show YouTube may soon overtake traditional news sources  |  撰稿:Paul

沒有留言: